为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6月7日下午,学校在竞勤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召开2021年就业工作推进会。党委书记赵利宁、校长刘炜,副校长李晓延、陈志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就业专干,就业与合作交流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陈志勇主持。

会议现场

党委书记赵利宁传达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讲话

校长刘炜讲话

副校长李晓延讲话

副校长陈志勇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各院系党总支(支部)书记分别进行工作汇报

相关校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院系党总支(支部)书记、院长、就业专干,就业与合作交流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赵利宁传达全国和全区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各院系党总支(支部)书记就各院系学生的就业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
李晓延在讲话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专业布局规划,实现学校专业布局与就业市场的有效契合。专业的设置和发展,要加强基础调研,把握市场规律,分析专业前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比较优势,尤其是要精准对接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确保主干专业,重点打造精品专业和优质专业,扶植新兴行业相关专业,逐步调整和淘汰一般专业,落实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做好课程建设规划,实现毕业生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对口整合。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规划上,要加强企业调研和职业岗位需求,清晰规划课程的内容和层次,确保学生毕业所学课程具备的能力与未来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相对接。三是做好实践教学规划,提高毕业生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就业转化率。提高学生实习专业、岗位对口率,积极联系学生未来有可能就业的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是提高学生就业率,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的很重要的途径。推进现代学徒制,实行校企双导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从根本上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确保学生专业技能、学业背景同岗位相适应,提高顶岗实习后提高就业转化率,让学生能更好的、更优质的就业。
刘炜在讲话中对各院系、部门在落实就业工作中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提前部署安排,提前布局;另一方面是得益于各院系一线岗位工作人员工作扎实,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刘炜就切实保障2021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二是进一步做细工作,查缺补漏。三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全员推进四级包抓制度,健全就业工作、指导服务、跟踪督导等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尤其是加强未毕业学生的管理工作。
赵利宁在讲话中指出,当前的就业工作成绩与问题共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调整:一是在当前的就业工作中要提高站位,加强党史学习,以发展的角度全局看待就业形势,把工作做细做扎实,为建党100周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进一步落实责任。各院系当前的就业情况存在不平衡,对推进滞后的院系要加强督导,逐级包抓,尤其是要关注困难群体就业情况。三是做好就业服务和教育引导工作,推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榜样的力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四是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擎,以“双创带动就业”为导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档升级。加强“双创”教育,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五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部门与院系的协调与沟通。六是预防就业风险。提高线上线下校园招聘会入驻企业审核力度,加强毕业生安全教育,杜绝就业诈骗,保障毕业生就业安全。
陈志勇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做好就业工作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一是高度,认识有高度。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二是深度,推进有深度。各院系要精准对接,一人一策,解决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的问题,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学生100%就业。三是力度,落实有力度。严格落实四级包抓制度以及一把手责任制,各院系要将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四是尺度,诚信有尺度。严格落实对毕业生的诚信教育,防止出现学生“被就业”的情况。
最后,陈志勇就下一步学校对就业数据的核实工作进行了部署。